首頁/ 資訊/ 能源燃料資訊
海煤貿易冰火兩重天:動力煤回暖,冶金煤跌勢難止
發(fā)表時間:2025-10-14

2024年,海運動力煤和冶金煤市場曾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然而進入2025年,主要市場需求趨于溫和,導致價格整體面臨壓力。最新數據顯示,當前煤炭貿易呈現明顯分化態(tài)勢:動力煤需求顯現復蘇勢頭,而冶金煤需求則在鋼鐵產量疲軟等因素影響下持續(xù)下滑。


動力煤:供需呈現區(qū)域性復蘇


8月份,全球海運動力煤吞吐量雖同比微降1%,但仍以8900萬噸的規(guī)模創(chuàng)下2025年單月最高紀錄,預示著貿易活動正逐步反彈,有望回歸2024年的高位水平。


需求端表現不一。部分亞洲市場在夏季用電高峰后需求減弱,而另一些買家則因補充庫存維持了強勁進口。其中,韓國需求同比暴增79%,反映出其在夏季高負荷發(fā)電后進行的強力庫存回補。中國進口量雖同比下滑8%,但8月份2690萬噸的進口量仍創(chuàng)下年內新高,顯示其需求韌性。


供應方面,俄羅斯出口表現亮眼,同比增長21%,主要受韓國及東南亞需求增長的推動。相反,澳大利亞供應同比下降9%至1970萬噸,部分原因是現貨交易有限,以及此前惡劣天氣導致的紐卡斯爾港運營瓶頸尚未完全消除。


盡管與天然氣等替代燃料相比,煤炭價格仍具競爭力,但2025年迄今全球海運動力煤貿易量同比仍下降6%。這主要反映了主要消費國國內煤炭供應增加,以及可再生能源與核能發(fā)電持續(xù)增長對煤炭進口的替代效應。


冶金煤:供應鏈困境與需求疲軟雙重打壓


8月份,海運冶金煤出口量遭遇重挫,同比暴跌11%至2190萬噸。這主要受制于美國、加拿大等主要出口地的港口問題,以及疲軟的價格抑制了出口意愿。


需求側壓力顯著。中國因全國性活動前鋼廠停工,8月進口量同比下降14%至540萬噸。韓國則因鋼鐵生產持續(xù)放緩,進口量同比下降24%至210萬噸。


供應側亦不樂觀。美國出口量已連續(xù)第五個月下滑,8月同比暴跌48%至200萬噸,創(chuàng)下八年新低。持續(xù)的貿易緊張局勢導致美國對印度、歐洲和巴西等主要市場的出口普遍下滑


澳大利亞8月出口量也同比下降11%至1110萬噸,主要受莫蘭巴北礦、格羅夫納礦關閉以及伯頓礦區(qū)減產的影響。


總體來看,2025年年初至今,海運冶金煤出貨量僅為1.8億噸,同比萎縮13%,凸顯出物流中斷、礦山關閉及價格疲軟對全球貿易流的持續(xù)負面影響。


聯(lián)
咨詢熱線:
400-110-9771
客服微信:
官方公眾號: